赵国怎么被灭的?
1、赵国灭亡经过如下:公元前229年,秦国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,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,赵王献出地图投降,于是赵国灭亡。赵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,战国七雄之一。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,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,南与卫、魏、韩三国交错接界。
2、赵国国君为黄帝五世孙伯益(大费)之后,与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。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赐为嬴姓,其部族为嬴姓部族。
3、赵国灭亡后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,前226年曾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,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。前222年秦军灭代,俘虏赵嘉,赵国亡。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,遂统一中原。
赵国由盛转衰的战役是哪一场?
长平之战,是赵国由盛转衰的开始,在这场战役中,因为赵王中途换将,导致赵括领导的四十多万赵军在和秦军战斗过程中惨败,赵国精锐尽皆陨落在此。赵国从此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,本国人口也在此战中损失近四分之一,赵括也因此背上“纸上谈兵”的千古骂名。
廉颇和秦军的战斗在一种很奇怪的氛围中开始了,首先是廉颇构建了三道防线空仓岭防线、丹河防线、百里石长城,然后便是廉颇开始了打一下就收缩防守的节奏。
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四月,龁因攻赵。赵使廉颇将。赵军士卒犯秦斥兵,秦斥兵斩赵裨将茄。六月,陷赵军,取二鄣四尉。七月,赵军筑垒壁而守之。秦又攻其垒,取二尉,败其阵,夺西垒壁。
王龁此时的内心相当崩溃,看似一开始打出了优势,但实际上自己并不占便宜,相反自己的军队被制衡在丹河防线,前进不得。三年过去,在此地的二、三十万秦军已经渐渐拖不下去,一方面是秦国在这作战,远离本土,粮草运输成本太高,另一方面就是秦国兵力被廉颇统领的赵军拖在这里,损失日益增。如果找不到破局之法,其它对秦国敌对的人绝对不介意插上一脚。
秦相范雎就派使者去暗示赵王的宠臣在他耳边说:“秦之所恶,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,廉颇易与,且降矣。”赵王对于廉颇的败绩不满,便换了赵括前去接替廉颇。
赵括主动出击的三个原因和失败的理由
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,自幼饱读兵书,自以为兵阵之事无所不知,但实际上他又没有一点实战经验。
对于赵括而言,白起是他成名的踏脚石,他要在这场战役中打出名头。所以,有这三个理由造成了赵括必定会主动出击:
1,赵王撤掉廉颇的理由便是“廉颇军多失亡,军数败,又反坚壁不敢战”,他必须服从赵王的意志主动出击;
2,赵括想要学习他的父亲赵奢在阏与之战中那样,打个漂亮的突击战,以弱胜强,来证明自己确实是有能力的;
3,赵国的生产力远弱于秦国,三年战争早已经让内部的粮食储备消耗过多,此时,自己也撑不住了。
赵军失败的理由
赵军的失败是两方面的失误,一是急兵冒进的失误,二是突围指挥失当的问题。
急兵冒进在于赵括将主力部队从百里石长城防线退出,正面追击秦军,把自己置于双方防线中间的口袋地形内。另一边秦军兵分两路,一路奇袭百里石长城,断绝赵军与后方的通道,另一路就呈两旁杀出展开包围圈。
此时,赵军的实力依旧强劲,秦军看似来势汹汹,实则仓促间包围的防守很空虚,若是赵括冷静下来,其实是很有机会突围成功的。赵括犯的第二个错,就是发现后方被突袭的时候,他选择了原地扎营,设置防线等待赵国的救援。白起当然不是那种会错失敌人给自己完善包围圈的人,他将士卒令下切割开赵括营地,让他和部分士兵分离,呈8字型把赵军围困起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两边赵军便不能统一政令行动,即便赵括再想下令突围,秦军的压力也会大幅减少。
赵括的另一条策略等待援军也不切实际了一点,因为这45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内部最精锐的士兵了。炎炎夏日,人困马乏,还没有食物“至九月,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”,此时分割两边的赵军已经是大势已去。赵括决心下令一搏,他让士卒“为四队,四五复之”,但很可惜,以饥困之师对战秦军精锐,赵括的结局早已注定。赵括死后,早已经失去战意的赵军,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。
所以,在突围时,赵括犯了三个错:1、选错了时机,没有在阵容完整时选择突围,等到白起包围圈成熟,就再无机会;2、在粮道被堵的情况下选择了拖下去,直到断粮46天才决定突围;3、突围策略不对,在人困马乏,被包围的情况下,选择分成四队,进一步削弱自身力量。